Search

「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好習慣也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養成的,一個男生小時候在家裡沒有習慣幫忙做家...

  • Share this:

「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好習慣也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養成的,一個男生小時候在家裡沒有習慣幫忙做家事,如何期待他長大會主動分擔家事?尤其很久的將來踏入婚姻之後,他能用多少原生家庭的經驗去理解分擔家務事這件事?

絕大部分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未來可以嫁給一個貼心又懂得照顧她的男人,尤其當婚後聽到自己的女兒說先生都會幫忙做家事時,做母親的總會一邊感到欣慰,一邊慶幸著女兒有個好歸宿。但是當自己同時有個兒子時,看到兒子在婚後都會幫忙分擔做家事,貼心的照顧著另一半,內心可能會覺得很諷刺也很不是滋味,「婚前都不會幫忙做家事,怎麼婚後卻有如此轉變!?」這在我看來是相當矛盾的一件事,可以看出立場不同,人也很難變得客觀了,但是其實人如果互相一點,內心的衝突感可能就不會那麼大了,應該「讓教養一致」。

於是我最近跟兩個兒子分享一個觀念,「家事是大家一起分擔的事,不是女人的事更不是媽媽的事,而是全家人的事;「洗碗」這件事媽咪先做給你們看,是為了讓你們學習,現在你們慢慢長大了,生活自理能力也越來越棒了,可以學習跟媽咪一起分工合作完成家務事,這樣我們的相處能更有效率,媽咪也就有更多時間能陪伴你們,媽咪也相信你們可以做得很好。」把需求丟出來時,我沒有忘了把對孩子的肯定放上去。肯定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知道原來小小的自己,也有大大的力量改變這個家的運作,會是多麼開心的事,也自然了解分擔家務事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並非得媽媽不可。

身為女人在現今社會已經必須符合太多社會期待,我想好好教養自己的兒子,用微薄之力扭轉重男輕女的社會觀感,讓教養不分男女。

#家事無關男女
#打破刻板讓教養一致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於做自己熱愛的事, 而不是將就地活著。
View all posts